竞合堂双创公益培训

公益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竞合堂双创公益培训 >> 公益培训  【 返回公益培训

张志宏:共同谋划“双创”发展蓝图,推动“双创”迈向更深更广更高水平
作者:中高新传媒    日期:2017-09-19 09:47:33    浏览次数:3074

    9月18日上午,中国创业孵化三十周年座谈会暨双创峰会在武汉举行。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创业孵化事业30年来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现将讲话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30年前,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武汉东湖成立,标志着中国创业孵化事业的开端。中国有句古语“三十而立”,意思是说3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今天回到东湖召开这次座谈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意义。湖北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精神,我国第一家常设技术市场(1984年)、第一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文件“黄金十条”(2012年)、第一个政府引导的创业路演平台“青桐汇”(2013年),都诞生在这片热土上。刚才听了各位同仁的交流发言,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孵化事业30年来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切身感受到孵化事业从业者的敬业奉献与自豪之情,既感到振奋,也很受启发。可以说,科技创业孵化是“双创”的起源和根基,“双创”是30年来几代孵化器人孜孜以求、务实推进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向各位中国创业孵化事业的开创者和领路人表示由衷的敬意,对长期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和组织本次座谈会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高新区及相关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科技创业孵化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掀开了我国推进创新创业的新篇章,释放出人民群众的无穷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科技部火炬中心作为“双创”的重要推动者,见证和参与了“双创”事业的蓬勃兴起。2013年底我们在深圳出差时,了解到创客运动,调研了“柴火空间”等创客机构并形成《创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调研报告,首次提出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政策建议,得到部领导重要批示并上报了国办。作为政府机构,我们应该是最早关注和研究“众创”现象的。2015年1月,在李克强总理视察“柴火空间”并对推进“双创”做出重要指示后,我们及时写信向总理汇报了发展众创空间,深入推进“双创”的工作设想,得到总理重视批示和充分肯定。随后,我们牵头参与起草了国家层面关于推进“双创”的第一个、也是标志性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全面掀起了推进“双创”的社会热潮。

   今天借此机会,结合近几年开展的工作,我谈四个方面。
    一 、中国创业孵化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创业孵化事业30年来,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器”之形到“业”之态的不平凡历程,近8000家创业孵化载体数量领跑世界,成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重要力量,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
    一是极大地完善了中国科技创业孵化体系。
    从1987年第一家孵化器设立,到如今各类创业孵化机构遍布全国,为科技创业提供了适宜、便利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特别近年来,创新创业呈现出大众化、开放式等新特点,对创业孵化提出了新要求。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孵化机构应运而生,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显著降低了创业门槛,有效支持和吸纳了早期创业团队。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加速器及高新区共同构成了接递有序的创业孵化链条,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生态体系。2016年,纳入科技部统计的众创空间4298家、孵化器3255家,全年服务创业企业近40万家,吸纳创业投资930亿元。可以说,现在年轻人只要想创业,都可以在“家门口”找到对口的、合适的创业孵化载体。

    二是有力地助推了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初创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生力军,不断孕育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16年,孵化器在孵科技企业13.3万家,研发投入强度达8.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孵企业全年共申请专利13.9万项,累计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2.3万项;孵化器累计毕业科技企业8.9万家,其中上市和挂牌企业1871家,总市值超过2.7万亿元;创业板超过1/6的上市企业和新三板超过1/10的挂牌企业创立于孵化器。众多科技初创企业聚焦在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现代农业等新兴领域,加快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企业、新市场,进而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新动力。
    三是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新增就业。
    创新创业是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和纵向流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双创”持续深入,社会治理与民生服务不断提升和改善,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青年创业的励志故事和财富“神话”,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创新创业,使得创业逐渐成为新的工作方式、价值实现和生活理念。同时,创业还是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科技型企业如果成功度过“死亡谷”进入高成长阶段,就业吸纳能力是普通企业的3-5倍,且提供的多为高质量就业岗位。据统计,我国平均一家在孵科技企业带动就业16人,一家毕业企业带动就业43人。截止上半年,全国在孵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12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7%,应届大学生超过30万,博士生3.7万,留学生2.1万。2016年分享经济领域创业活跃,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参与服务者超过5千万人,占劳动总人口5.5%。诸如此类的新型劳动力组织形式,值得管理部门去关注和研究。

    中国创业孵化30年,成效斐然,来之不易,总结经验,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独具特色的中国创业孵化道路。
    一是得益于国家的顶层设计引导。
    30年来,中国政府在推进科技创业孵化上做了大量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确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法律地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孵化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一系列普惠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孵化器快速发展,国家“十五”到“十三五”发展规划持续确保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有序发展。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以及各地方围绕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引导基金、商事制度改革等方式,积极引导发展众创空间,为新时期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是得益于扎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土壤。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国外企业孵化器并不完全相同,它深植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作为自身发展的明确定位和战略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任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服务资源和工作体系,与其他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机构有机融合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得益于与国家高新区发展紧密结合。
    国家高新区是中国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最为领先的区域,是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高新区作为布局建设的重点区域,充分利用高新区内丰富的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创业资源,持续构建和完善高新区内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国家高新区也始终将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作为区内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基础工作,凡有建设高新区必然先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摆脱依靠外部企业招商来发展经济的传统模式。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均在区内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2000家。
    四是得益于积极开展密切的国际合作。
    科技企业孵化器始终坚持国际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在海外设立孵化机构,采取离岸孵化、双边孵化等模式,将国外好的创新资源引入国内;另一方面,通过支持国外知名孵化器来华创办孵化器,积极引入国外创业孵化的许多先进理念和模式,促进了中国孵化器与世界知名孵化器的对标和交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促进国际项目合作、技术转移、吸引海归人才等起到积极作用。

二、充分认识创业孵化的重要性,把握创新创业呈现出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当前,全球发展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在“双创”浪潮下,创业孵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机遇,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入推动创业孵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创业孵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熊彼特有一个著名的观点:长期经济增长来自于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也是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去、降、补”都是减法,“双创”是做增量,是做加法。创业孵化是创业与创新的重要结合点,通过充分释放了企业、高校院所、创业人才的潜能,能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激发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第二,创业孵化是实现创新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有效举措。要摆脱经济发展困境,最终需要依靠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为此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一大批引领性、突破性的新技术涌现,有力推动新经济成长和创业产业升级。我们要因势利导,更好鼓励创业孵化,支持创新创业,为新产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创业孵化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把先进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举措。科技创新的一个根本价值,就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成果转化有多种形式,而创业是成果转化最直接有效的形式。加强创业孵化,畅通科技和经济之间的渠道,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重要意义。

    随着“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创新创业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一是创新创业服务更加专业细分。随着科技初创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办公场地、商事代办、财税代理等基础服务已不能满足初创企业的深度需求。创业服务机构逐渐向专业化、细分化、垂直化方向发展,围绕特定的技术或新兴产业领域,为入孵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等专业化服务。中科创星(西安光机所)、贝壳社(大健康)等一批具有行业“背景”和技术资源的专业孵化机构越来越受到创业者青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创新创业要素更加集成融合。创业服务不再是简单地提供单种资源,而是以市场为导向,对创新创业所需的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进行集成和配置,逐步形成“创业孵化链—技术转移链—科技金融链”三链融合的新态势。科技创业源于技术、成于资本。我们发现,创业服务机构与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日渐深化,从技术“种子期”开始入手,培育科技初创企业,向前延伸创业服务链条,提高了初创企业的“技术含量”。同时,创业服务机构通过众筹、自筹、战略合作等方式普遍设立了投资基金,既能更好地服务于初创企业,还能促进机构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创业投资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共发生创业投资案例1873起,披露金额超过717亿元,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分享经济等新兴领域。

    三是创新创业生态更加开放融通。创新创业既是小企业兴业之策,也是大企业昌盛之道。不少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把企业的研发设备、生产设施、市场渠道等资源开放给企业内部和社会创业者,聚众智、汇众力,培育出更多有潜力的科技初创企业和新的增长点,实现了大企业的“裂变式”创新。同时,大量初创小企业通过大企业平台聚合在一起,产生“聚变式”创新,加快了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构建起更加开放、包容、灵活的产业创新生态。天津上市企业九安医疗通过建立“九安众创”平台,2016年帮助科技初创企业完成48款产品的性能测试,申请获得欧美及国内产品认证25项、专利9项,部分产品已经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实现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互利共赢。
    四是创新创业活动更加集聚引领。在经历了“全面开花”和“爆发增长”后,近两年创新创业活动开始回归理性,逐渐向科技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充沛、市场潜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和国家高新区集中。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地的“双创”活动指数占到全国的46%。国家高新区充分利用了区内丰富的技术、资本、人才要素和雄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依靠灵活多样的管理机制,建设成为“双创”的核心区与主阵地。截至上半年,高新区内备案的众创空间541家,占全国备案总量40.5%;仅发生在中关村的天使投资案例占到全国40%以上;2016年国家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28.3万家,同比增长48.5%;全国131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04家诞生在国家高新区,平均估值超过37亿美元;国家高新区内全年成交技术合同12.8万项,占全国比例超过40%。我国“双创”越来越深植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丰厚土壤,孕育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五是创新创业网络更加链接全球。我国“双创”始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开放战略,积极利用全球创新要素。中关村、上海、成都等国家高新区在国外建立多个离岸孵化园区,启迪、瀚海、太库等大批创业服务机构也相继在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十余个国家进行了海外布局,形成了“国外技术——跨国孵化——国内落地”的跨国创业服务网络。与此同时,Plug&Play、YC等国外知名孵化器也纷纷来华创办分支机构,带来了国外创业服务的新理念、新资源、新模式。2016年起,火炬中心与澳方在悉尼合作共建火炬创新园,目前已促成两国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6800万澳元;二期园区建设(占地90亩)正在加快推进中。
    六是创新创业政策更加精准有效。各级政府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出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实施了新的高企税收减免、研发加计扣除、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创业投资税收抵扣等精准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了科技创业成本,激发创业群体从“小众”向“大众”转变。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通过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等关键举措,破除了制约科研人员开展创业和技术成果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为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291万户,同比增长11%,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超过1.6万家。

三、关于“双创”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结合“双创”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下面我简单谈谈关于推动双创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要站在服务经济、担当使命的“高度”,充分认识“双创”对科技工作的重大意义。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角度上提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经济向科技要动力,科技服务于经济的重要体现。李克强总理上月在科技部调研时强调,科技管理部门要“双肩挑”、要“一手托两家”,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对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和贡献。我个人认为,推进“双创”是科技管理部门促进科技与经济融通发展的难得契机和重要抓手,是促进工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的大好机遇。以往,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管理,接触较多的是高校、院所等,与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距离较远,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固有的项目管理工作思维。现在推进“双创”,倒逼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育科技企业,如何服务企业创新,如何促进企业成长,如何让企业产生效益从而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说到底就是如何让科技切实服务于经济。因此,我认为抓“双创”,是科技管理部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科技管理部门能力和位势的关键举措。我们要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双创”,更要紧紧把握和利用好“双创”机遇,实现科技管理部门自身的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

    二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开放合作的“广度”,用更广的视野和格局推动创业孵化与其他工作融合融通。李克强总理视察火炬中心时指出,从30年前你们推动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到着力扶持众创空间,再到今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中国创业孵化可谓“三十而立”。总理的讲话指出了科技创业孵化的使命和方向,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单靠某一件工作都难以全面支撑和实现,需要创业孵化、研发服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政策研究等工作加强协同和融通,围绕企业成长在各个环节上共同发力。前面讲了,我们在各地已经看到,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这些工作都在相互融合,边界越来越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不少技术转移机构开始做创业投资、做技术孵化,不少孵化机构开始做国际技术转移、做投资母基金。一些新型的科技服务机构,如协同创新研究院、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我们很难去单独给它标签为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或孵化机构,因为这些新机构,为了满足创新的新需求,已经融通和具备了各种科技服务功能。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和广义地认识创业服务,推动创业孵化与其他创新服务协同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三是要胸怀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气度”,推动创业孵化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是要经历形态上的演进和提升,创业孵化应该也不例外。三十年前,我们建立孵化器,重点是在物理空间的建设上。因为那时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民营企业成长的基础设施环境几乎荒芜,所以孵化器发挥了重要的承载作用,为第一批科技创业者提供了基本的办公条件。现在,各类办公场所在全国都非常健全了,我们可能就不能再停止于“器”字之上了。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三十年前的办法做,不仅可能赚不到钱,更难以产生满足时代要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讲到这里,我希望我们孵化器人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抛开思想的包袱和惯性,不断提升创业孵化的内涵和内容。我们应该从“双创”的角度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去认识和研究推动创业孵化,不要将“双创”只等同于“创业孵化”,更不要将创业孵化仅限于孵化器这个载体本身上面。发展孵化器是我们成功的重要经验,但是新时期需要创业孵化事业有更大的担当,因此我们改保留的保留、该转型的转型,去积极拥抱“双创”这个历史机遇。。

    四是要保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适度”,通过市场机制培育和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业孵化领军企业。去年来,社会上关于创业孵化机构发展规模的争辩一直存在。我认为孵化机构不是数量多了或少了的问题,而是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的问题。如果都能发展的很好,有充足的市场需求,1万家、几万家也不算多。如果都是依靠政府补贴在运营,那我们就该冷静下来进行深刻思考。令人振奋的是,今年8月10日,黑马会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国内创业服务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我查看了公开数据,黑马会2014-2016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1亿元、1.1亿元、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96.1万元、779.6万元、4261.1万元,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创业服务。这件事无论对于创业服务机构群体,还是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条令人鼓舞的消息,证明了创业服务这个行业有能力、有潜力盈利发展,获得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我认为,政府在促进创业孵化方面的职能应该归位于环境营造,通过落实减免税政策、完善市场环境等普惠手段,为创业孵化机构提供良好的、公平的发展环境。我们应该逐步降低对创业孵化机构的选择性补贴,鼓励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机制发展壮大,多支持和培育出一些创业孵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为行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各地方深入推进“双创”的几个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正在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迫切需要创新创业更好地发挥关键作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培育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促进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新人才不断涌现。
    为此,我认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创业孵化+企业成长”的新机制,推动“双创”实现从规模到质量的升级发展。
    一是推动创业孵化升级,加速科技初创企业成长壮大。要以“孵化机制+成长机制”为核心,加快补足创业孵化的功能短板和能力不足,推动创业孵化向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延伸转变。在畅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区”孵化链条的基础上,要主动吸纳与融合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多创新服务的内容,形成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对科技企业成长进行“全面赋能”和“全程加速”,加快培育出具有创新引领力和经济支撑力的骨干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还是高新区,也包括火炬中心,都要尝试去打破各项工作之间的藩篱,促进创业服务、研发管理、技术转移、科技金融、园区建设等各项工作融通协同,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这样才能培育出顶天立地的科技企业,才能推动“双创”迈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二是推动企业生态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是创业孵化的根本任务,也是科技服务经济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企业培育放在重要位置。以往,我们经常线性地、独立地去认识企业从小到大要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意识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大中小企业之间,也正在融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生态。我们要充分认识大中小企业间互促共生、融通发展的重要意义,既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对小企业的资源外溢和辐射带动作用,更要重视小企业对大企业的创新支撑和能力支持。科技管理部门应该研究利用众包、众筹等新机制,积极开展创新挑战赛、建立众包平台、开放创新平台等,探索建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对接机制和服务平台,加快大企业与科技中小企业之间、小企业与小企业之间,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精准匹配与互补合作。我们应鼓励大企业通过投资并购、技术共享、供应链合作等方式,整合新企业、新技术、新资源,实现大企业的跨界创新和裂变发展,帮助小企业尽快补齐发展短板,加快融入实体经济产业链。

    三是推动公共服务升级,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行业自治水平。优化公共服务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根本要求。今年7月,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印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提出建设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企业信息库,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这为精准支持和有效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文件出台后,我们加快工作部署和平台建设,我留意到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已经在密切关注和推动这项工作。希望各地科技管理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配合科技部加快建成和运行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大数据服务能力。今后我们会利用企业信息库,深入分析科技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和瓶颈,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建立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监测体系,为国家实施宏观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支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对创业服务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研究制定创业服务的行业规范、服务标准、信用体系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创新创业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是推动政策扶持升级,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方式。各地应不断加大和优化对“双创”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加快整合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财政资金,形成支持“双创”的资金专项。在积极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采取技术创新奖励、政府购买服务、贴息贷款、信用担保等方式,探索促进科技企业成长的多元化支持手段;适当谨防创业投资因过度注重“利益回报”和“投资效率”,忽略对科技型创业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地方政府应积极盘活闲置的非办公资产,通过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发展创业服务机构,完全交给市场主体去经营和运作,降低创业服务的成本和门槛。

   五是推动区域发展升级,形成创新创业因地制宜良好格局。我们应进一步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创业孵化和加速科技企业成长方面的核心载体作用。以高新区发展梯度为基础,鼓励中关村、深圳、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众创集聚区”,重点聚焦在技术转移转化、高端项目孵化及高水平创业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源头活水;二类园区要充分利用产业资源优势,吸引自创区等一类园区孵化的科技初创企业落地,加快企业生产运营和扩大发展,提高创新创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发展潜力,形成不同区域间创新创业有序竞争、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良好格局。

    六是推动国际合作升级,促进科技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家高新区,要把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美科技强国分类开展合作。有条件的高新区可以在海外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园,一方面积极输出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经验和创新能力,帮助科技企业出海扩大市场;另一方面主动与全球创新发达地区的科技园区加强合作,帮助科技企业利用和配置海外创新资源。同时,地方要积极利用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合作基地等平台,加快完善地方的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和网络,促进国外优秀技术项目来华对接和落地。

    促进“双创”健康可持续发展既是国家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我们科技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交流,各地代表能互相学习借鉴创新创业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扬“敢为人先、务实求真”的湖北精神,共同谋划“双创”发展蓝图,推动“双创”迈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Copyright 2012-2023 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33室。
电话:0311-66562198  Email:hbsfhxh@163.com  网站备案:冀ICP备1502757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087号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