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返回政策法规

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2015-2017年)
作者:    日期:2016-01-05 15:30:28    浏览次数:2569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
冀政办字〔2015〕5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2015-2017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4月20日


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

  (2015-201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冀发〔2015〕2号)精神,推进全省工业领域创新驱动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在全省工业领域全面实施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业态模式创新六大创新行动,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河北制造向河北智造、河北创造转变。力争到2017年,全省工业创新发展能力有明显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有明显进展,以绿色、循环、低碳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产业创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3%,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1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左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7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下降15%以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比2014年提高5%。

  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0.7%以上,骨干优势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以上,全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25%,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0%以上,大中型企业数控化率达到75%。

  产品创新。省名牌产品动态保持在1000项以上,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达到500项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8%以上。

  管理创新。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初步建立,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大中型企业普及程度达到70%以上,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对标工作深入开展,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60项以上。

  组织结构创新。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60家以上,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达到4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万家以上,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500家以上。

  业态模式创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初具规模,物联网产业相关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带动相关软件与服务业及相关终端产品制造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产业创新行动。

  1.打造产业升级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规模、打造局部强势。装备制造业以高端化、智能化、链式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工程和专用装备、智能装备、基础装备四大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达到15%以上;钢铁行业以装备大型化、生产智能化、产品精品化、服务信息化为主攻方向,加大进口替代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做强做精主业,做大做优衍生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优质钢比重达到15%以上;石油和化学工业以基地化、集约化、绿色化、循环化为主攻方向,推进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链关联发展,精细化率达到45%左右;汽车行业以特色化、规模化、精品化为主攻方向,做强整车,做精专用车,做专零部件,发展新能源汽车,构建从整车到发动机、制动系统、轮毂及总成、动力电池等配套件的优势产业链条,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4万辆以上;食品行业以突出特色、集约集聚、精深加工、质量安全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粮油加工、方便食品、乳制品、饮料酒四大产业链,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2∶1;建材行业以布局优化、产品新型、绿色低碳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端水泥基产品、高端玻璃产品和玻璃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链,玻璃产品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新型建材在全省建筑工程平均使用率达到70%;纺织服装行业以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为主攻方向,做优做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纺织品、自主品牌服装三大产业链,终端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3%以上;医药行业以创仿结合、特色突出、集约集聚、规模支撑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产业链,调整提升化学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0亿元左右,化学原料药和制剂比重5∶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延伸链条、强化基础、应用驱动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半导体照明、卫星导航及通信五大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新能源产业以链式化、集群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做强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智能电网三大产业链,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力争达到21%,多晶硅电池力争达到19%;节能环保产业以需求牵引、加快引进、培育本土、延伸服务为主攻方向,开发一批节能环保重大装备,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产品和节能环保服务品牌,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300亿元。

  2.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创新工程。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力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着力推进两个IT(Industry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融合和倍增发展,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加快发展以数控机床、智能生产线等为重点的智能装备产业和以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庭、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为重点的智能产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在冶金、化工、食品等领域,开展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试点示范;在汽车、轻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试点示范。积极争列国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加快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推广应用。依托电子信息、专用装备、国防军工等产业和唐山开元、廊坊智通、衡水泰华伟业等骨干企业,打造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及集成应用专业基地。加大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应用,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升级,促进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张。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50。加速两化融合工作推进步伐。支持大中型企业开展研发制造一体化、管理生产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等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和全流程、全业务、整体性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推广普及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主要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

  3.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着力打造五条协同发展产业带。建设京津廊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建设沿海临港产业带,重点发展精品钢铁、成套装备、现代石化等;建设京广线先进制造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建设京九线特色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等;建设张承绿色生态产业带,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清洁能源、尾矿利用、新材料等。实施产业协同创新模式推广工程。“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吸引京津创新成果向我省加速聚集,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在我省加速转化。“河北为主+提升能力”模式,围绕优势产业,推进京津基础科技资源与我省应用研发和产业基础相结合,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模式,在50个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集群,京冀共建100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产业承接和互动合作。以40家示范园区为依托,完善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产业承接和对接合作。探索京津冀三地共建共管共享产业发展新模式,重点推进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京冀曹妃甸现代产业实验区、渤海新区北京生物医药园、亦庄廊坊产业园和津冀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合作园区建设。加快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首钢京唐二期、张北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二)技术创新行动。

  1.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围绕传统产业高端化、链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以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和改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鼓励首台(套)装备的使用和新技术首购首用,开展核心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行动,传统产业80%的核心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改造资金重点投向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项目。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保持在60%以上。实施重点技术改造专项。以千项技术改造项目为重点,推进钢铁精品化、装备拓展升级、石化链条延伸、汽车提质扩能、新型建材绿色高端化、节能环保产业化、医药GMP改造、电子信息提升、乳粉培育壮大、服装品牌提升、平板玻璃深加工和焦化化产等12个专项,实施工业强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节能减排和两化深度融合四大工程。鼓励企业积极承担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大力推进余热余压发电、在线仿真等技术应用,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国控、省控企业实行IC卡在线监测,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80%以上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工业燃煤锅炉,实施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以纺织染整、造纸、制药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推广节水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中水回用和水的重复利用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4年分别削减3%、4.5%、3%和7%以上。

  2.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示范基地。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吸纳上下游配套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标准、关键技术、专利保护、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重点建设沙河玻璃、承德尾矿、廊坊电子信息、衡水机器人等20个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搭建对接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集合部门资源,建设集技术需求、成果发布、人才聚集、项目融资等于一体的互联网产学研用供需对接合作平台,完善分行业、分区域的多部门、常态化产学研用专题对接机制,建立线上、线下互动的工作体系。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围绕优势产业,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创制为切入点,完善、组建10个重点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以英利为依托的新能源应急产业创新联盟、以沙河玻璃研究院为依托的玻璃产业创新联盟和以承德固废研究院为依托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创新联盟等加快发展,建立以保定汽车、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邢台晶龙、石家庄和安国中药、保定标正和河北汉智、中电科五十四所、十三所等为依托的产业创新联盟。引进国外创新资源。积极推进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省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为目标区域,通过购并先进技术团队和公司、设立研发基地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生产基地,在关键和核心技术、装备、工艺上寻求突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基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每个国家和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3至5个支撑全产业链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工业设计、检验认证、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综合信息服务和创新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平台建设。鼓励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原始创新,加大集成创新力度,建设、完善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进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端人才。实施工业领域创新型领军企业示范工程,培育10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分别达到530家、260家、50家和50家。建立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发挥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联合会作用,建立线上创新要素供给、线下创新措施跟进等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和增值信息等高端科技服务。建设完善规范300个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100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示范机构。

  (三)产品创新行动。

  1.实施“双千”工程。实施千项新产品开发工程。制定《河北省工业新产品促进规定》,建立开发、鉴定、推广、统计管理体系,组织开展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评选。每年推出1000项重点新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占65%。推进千项名牌产品培育工程。指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哈弗汽车、天威电力装备、以岭药业、君乐宝乳品、晨阳水漆等一批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自主品牌,培育清河羊绒、安平丝网、高碑店节能门窗等区域品牌,打造20个品牌园区。每年动态培育千项名牌产品,名牌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提高到32%以上。

  2.打造一批“第一”、“唯一”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优质专利品牌产品培育,创建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大幅度提高企业专利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力争在精品钢铁、高端功能性玻璃制品、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光伏产品、生物制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打造一批“第一”产品。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撑作用,加快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引导中小微企业以实用新型专利作为突破口,与拥有专利权的个人或单位实行合作,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唯一”产品。

  (四)管理创新行动。

  1.继续深化对标行动。加强分类指导,优势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重点聚焦创标,由受让、使用技术向自主研发、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转变;其他产业和企业重点努力达标,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制定改进时间表和路线图,尽快缩小与先进水平差距,培育200家对标示范企业。引领企业和科研单位等主导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力争每年完成20项以上。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导小微企业普遍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认证,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软件企业开展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认证、食品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国际认证、医药企业开展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行业的高端认证等。

  2.全面推广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国内外现代管理方法。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大力推广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供应商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以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试点示范。在大中型企业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广全信息化智能管理。培育50家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树立30家质量标杆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效益突出、方法先进、有推广价值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引导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五)组织结构创新行动。

  1.打造一批行业旗舰式企业。以“三个一百”领军企业为重点,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发展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优势企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强强联合,跨所有制实施战略性联合重组。遴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按照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上市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上市培育工作。加快推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全省前15家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钢铁产能占全省的90%以上,2家大型水泥企业熟料产能占全省的60%以上,前5家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省的60%以上。

  2.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以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结构做优为目标,按照孵化一批、创办一批、引进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壮大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实施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三项工程,搭建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成长阶梯。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培育新三板上市企业100家以上。

  3.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保定、邢台光伏,石家庄、安国医药,保定、沧州汽车等产业为载体,建设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以大数据、卫星导航、半导体照明、新能源、生物医药、机器人等为重点,建设2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辛集、肃宁皮革皮草、景县铁塔、容城服装等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创新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开展“智慧集群”建设和培育工作,提高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信息化水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00个,超100亿元的达到100个。

  (六)业态模式创新行动。

  1.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围绕提升产品功能和附加值,在装备、电子和消费品等行业,推进个性化设计、在线监测等。围绕提高产品交易便捷性,在汽车、钢铁、化工、消费品等行业,推进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和电子商务等。围绕产品成套需求,在能源、通信、交通等装备制造企业,推进总集成总承包以及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与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推进产城、产医、产教等跨界融合,培育新型住宅、节能环保、智能产品等新增长点。

  2.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重构传统产业生态。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面向行业的网络化制造平台,引导平台企业发展无工厂化的制造新模式、服务新业态。积极推动与国内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合作,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销售和广告营销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渗透,发展异地协同设计、网络众包、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模式,实现制造需求和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重点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比例达到60%左右。加快网络众筹平台建设,围绕个性化、定制化和小众化需求,推进创客发展。

  3.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积极跟进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重点发展基础材料及芯片、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物联网产业,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开展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应用示范。推进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和软件服务、制造资源、标准知识的开放共享。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开展大数据应用,发展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

  三、组织实施

  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工业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产业、技术、人才、品牌、标准、市场等创新资源协同发力、创新政策全面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建立目标分解和考核机制,把创新发展任务量化分解到部门和人员,以责任促进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Copyright 2012-2023 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33室。
电话:0311-66562198  Email:hbsfhxh@163.com  网站备案:冀ICP备1502757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087号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